WFU

2015/2/20

在經典海裡漫遊與嘗試


講者:林佑彥 中醫師



↑黃帝內經文字雲,裡面講最多的就是歧伯。@ ctext.org


身為中醫人,一定聽過《黃帝內經》,但有多少人真正讀過《黃帝內經》呢?《素問》摒除七篇大論而言,內容多為名詞定義、疾病之成因、養生之法,其疾病之部份主要以經絡為主要依據,陰陽表裏為根本,五行生剋為綱紀,言及經絡、氣穴、治法治則,較少提及內科治療。而《靈樞》則提到了非常多針灸療法之注意事項、應有之態度、針灸治療原則、診斷(如《邪氣藏府病形》中之尺膚診、《師傳》中之腹診…等),以及生理現象、生理物質之定義、生理作用…等。

《靈樞.九鍼十二原》:「凡將用鍼,必先診脈。」得知脈學是與針灸(而非湯方療法)綁在一起,又其源由腕踝十一脈口。而湯方療法最初並無脈證之記錄…最早醫方《五十二病方》之湯方皆憑證候而不依據脈象;《武威漢代醫簡》同此。首先出有脈象者應屬倉公醫案,但其皆統言整體之脈象,並無區分寸關尺三部。倉公特提出「平脈」須依年齡而加以校正。



所以,內經是否值得細閱,又應該要用什麼態度閱讀呢?

那麼,《傷寒雜病論》應當怎麼研讀、應用?金元四大家等歷代學說有需要於在學期間研究嗎?對於近代醫家的看法,又要用什麼態度解讀?

到每一種不同的時空背景下,便會出現新的學派,重點不是這個學派用了什麼方藥,而是在這個情況下,選擇最合適的治法,勇於打破規則,走出新的一條路。